8月29日,上海国际商事法庭临港新片区巡回审判点正式启用。现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国际商事法庭、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上海东方国际商事调解院、临港公证处等五家单位共同签署《关于完善临港新片区国际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机制的协议》。未来,各方将在解纷方式评估引导、“诉-仲-调”程序衔接转换、多元解纷力量联动等方面密切合作,合力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国际商事一站式解纷平台华信投资,进一步提升新片区涉外法治水平。
巡回审判点启用当天,上海国际商事法庭还发布了《临港新片区企业涉外商事纠纷专项分析报告》。据介绍,该报告系统梳理了2019年至2025年全市法院审理的1597件临港新片区企业涉外商事案件,聚焦新片区内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运物流、数字经济四大重点产业涉诉纠纷,通过深挖司法数据华信投资,剖析问题根源,提出推进多方协同治理的3方面12条具体建议,涵盖了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主要法律风险和应对建议。专项分析报告不仅客观呈现了临港新片区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的成果,也为企业、政府部门、涉外法律服务机构等提供可落地、可操作的风险防范与治理参考,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记者了解到,自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聚焦开放、创新两大使命,加快构建“五自由一便利”制度体系,形成一批全国首创制度创新案例。六年来,新片区内跨境经济活动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前沿产业业务需求增长迅速,对国际商事审判的服务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新片区的特殊功能定位与政策制度保障,也为新片区内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因此,为充分运用临港新片区特殊的政策制度优势,加大国际商事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国际商事审判服务保障新片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海一中院决定设立上海国际商事法庭临港新片区巡回审判站。
巡回审判站的核心优势在于将司法服务送到“家门口”,它减少了当事人参与诉讼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从而能更高效、专业地解决商事纠纷,为新片区重点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精准司法保障。2025年4月,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也在临港新片区设立了巡回审判点,进一步扩大了专业化审判的覆盖范围。此次上海国际商事法庭巡回审判站的揭牌也标志着这种司法服务模式的深化和扩展。
据悉,巡回审判站成立后,上海国际商事法庭将常态化地走进临港,“面对面”对接新片区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需求,通过开展常态化巡回审判、“一站式”多元解纷、深入企业“上门问诊”等工作模式,将最优质的涉外司法服务延伸至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为临港新片区发展腾飞装上更加有力的“法治引擎”。
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华信投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宇出席。
大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